当前位置:首页 >> 红色印记寻访 >> 正文
追寻“不死的王孝和”
发布时间:2020-10-23

  1948年,上海电力公司工会常务理事王孝和被枪杀,70多年后的今天,烈士所期盼的理想已经实现。为了铭记英雄,本报记者追寻王孝和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声。

  地点:提篮桥监狱

  青年干警在“烈士就义处”感受信仰的力量

  在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有这样一处特殊的红色印迹——“王孝和烈士就义处”。1948年9月30日,王孝和在此英勇就义。为纪念这位上海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1994年9月30日,提篮桥监狱设立了“王孝和烈士就义处”;1998年,又在“就义处”重建了王孝和烈士塑像,扩展了绿地面积。

  “王孝和烈士就义处”所处位置属于提篮桥监狱监管区,平日里并不开放参观,但对监狱干警们来说,这处纪念地却是十分熟悉的。“王孝和牺牲时才24岁,非常年轻。”提篮桥监狱青年干警宋蓓蓓告诉记者,现在许多年轻人对王孝和这个名字是有些陌生的,“他的牺牲是很惨烈的,不仅在关押期间被施以酷刑,在刑场上也遭到折磨。”

  “王孝和烈士就义处”对干警们有何特殊意义?宋蓓蓓这样回答:它代表的是信仰的力量,“对比来想,24岁时的我们在做什么?是否也拥有这样的勇气?”每个清明时节,提篮桥监狱会组织监狱干警进行瞻仰活动,平时这块区域也有专人进行清扫和打理。

  采访是通过电话进行的,为了防控疫情,上海监狱正实行封闭式管理。8天单位集中隔离、8天执勤上岗、8天居家(居家休整2天、居家隔离6天),“8+8+8”的封闭式管理制度需要干警们在家庭生活上付出很大的牺牲。“作为监狱干警,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信仰的力量。”宋蓓蓓说,“没有手机联网、没有亲人陪伴,相对其他工作,监狱干警的工作很孤独、很寂寞,但一家不圆换万家团圆,我们用这份坚守践行上海监狱红烛精神的初心和使命。”

  地点:杨树浦发电厂

  职工自发收集多语种版本《不死的王孝和》

  1949年《劳动报》创刊后不久,首任总编柯蓝与赵自合写的连载小说《不死的王孝和》引起热烈反响,1953年出书发行了数百万册,据此改编的电影《铁窗烈火》在全国再次引起轰动。

  在杨树浦发电厂这个王孝和曾经战斗过的地方,90后职工张祎晖向记者展示了同事们从二手书网站辗转收集来的八本《不死的王孝和》,除了不同版次的中文版,还有俄文版、英文版。通过蛛丝马迹可以辨别,这些书多是原本收藏在各地的图书馆,随着时光流转散落和转手。她表示,收集工作是职工们自发的,“学习厂史是我们入职的第一课,大家渐渐对这段历史感兴趣,做了许多研究。”

  杨树浦发电厂建于1911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如今走进该厂的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王孝和烈士塑像。电厂有一间特殊的史料陈列室,“王孝和烈士”是其中重要篇章,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展现了王孝和勇于斗争、英勇赴义的场景。据了解,这些展出的史料也都是该厂职工通过各种渠道,走访档案馆、寻访王孝和亲人,整理而成。

  张祎晖是陈列室的志愿讲解员之一,“老实说,入职之前对于杨树浦发电厂的历史、王孝和烈士的故事是没什么概念的。但了解之后,才慢慢理解了这份厚重感。”随着杨树浦发电厂正面临规划改造,未来这里将有新的陈列馆建成,他们希望可以将这些自己发掘的史料放进去。

  这些年,王孝和的小女儿王佩民与杨树浦发电厂仍有许多交集,多次与电厂职工一同参加祭扫活动。今年6月下旬,杨树浦发电厂遗址公园上演了一出沉浸式红色情景剧,重现了王孝和烈士为革命牺牲的最后时刻,王佩民观看了演出。父亲牺牲后三个星期王佩民才出生,所以她从未和父亲相见。但父亲在最后写给母亲的遗书中,为她起好了名字。

  链接

  王孝和的三封遗书

  王孝和,浙江鄞县人。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由党组织安排进入美商上海电力公司发电厂(今杨树浦发电厂)工作。1948年,他在工厂以工会常务理事的合法身份开展革命活动,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在法庭上,他公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同年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英勇就义。

  被捕后的几个月,王孝和利用一切机会揭露凶残的敌人。敌人黔驴技穷,1948年9月24日,刑庭以“连续教唆、意图妨碍戡乱治安未遂”的所谓罪行判王孝和死刑。在死神即将来临的时候,王孝和毫无惧色,以满腔的激情写了三封信。一封给狱中难友:“有正义的人士们,祝你们身体健康,为正义而继续奋斗下去!前途是光明的!那光明正向大家招手呢!只待大家努力奋斗!” 在给双亲的信中,王孝和写道:“父母养我育我,含辛茹苦。儿不能再为双亲尽孝养老,请多谅解。然而,儿为正义而死,死而无憾……”给妻子的信中,王孝和写道:“你要挺住,要活下去,把孩子抚养成人,告诉孩子,父亲是被谁杀的,教育孩子一定要继承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