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致敬最美劳动者 >> 正文
摄影作品《生死时速》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16

  伴随着一阵急促的呼叫铃声,普陀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的一名医生、三名护士冲进治疗室,拎着心电监护仪、提着急救箱、端着吸引器一路狂奔向病房。这个对于院内医护人员来说再平常不过的瞬间,被外出归来的主班护士张叶琴用手机镜头定格下来,取名《生死时速》。该摄影作品通过申工社微信公众号《致敬!最美劳动者》栏目广泛传播,医务人员的英姿获得无数点赞。

  在照片的背后,是令人欣慰的结果。记者日前联系到照片的拍摄者张叶琴护士,她告诉记者,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抢救,当家属都几乎绝望准备放弃时,奇迹出现了,老人的生命体征开始恢复。“监护仪里传来患者的心脏跳动声,真的像音符一样。那一刻,我们喜悦的心情不亚于患者的家属,为自己这份工作感到自豪。”

  心跳恢复的那一刻

  感觉这份工作特别值得

  上周的一个午后,记者来到了志丹路211号,这里是普陀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地址,也是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所在地。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创立于1964年,后增设了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医院开设了6个精神科病区和3个护理病区。

  在照片拍摄者张叶琴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照片中的老年护理三病区。

  “就是这里了。”张叶琴向记者介绍道,那是春节前的一个上午,自己当时外出取药乘电梯刚上楼就碰到了照片中的一幕。护士长王健、住院医师宗聪聪冲在最前头,两位责任护士鲍爱娜、朱钦拎着设备紧随其后。“当时这位70多岁的老人已经卧床多时伴有肺部感染,状况一直不大好,在我们这里住院护理了半年多的时间。当天的情况是很危急的,呼吸和心跳都没有了。”

  在几位护士的一言一语间,危急情况被一点点还原。紧张的抢救进行了几个巡回,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近半个小时过去了,家属从焦急到难过,几乎绝望到已经准备放弃。但是我们还是不甘心,还想再努力一下。”“突然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快看,跳了,跳了’!那一刻真的是特别兴奋,感觉自己的工作特别值得。”

  与大型综合性医院不同,老年护理院在医疗体系中是医院与养老院之间的过渡,因此很多来到护理院的老人是处于卧床状态、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精神科的病人更是情况复杂多样,护士的工作也面临了更多不确定因素。院内几乎所有护士,都有在两大科室的轮岗经历,日常工作也总是紧张而忙碌的。

  采访中,对于照片中的故事,他们中的许多当事人笑称,除了那一刻记忆犹新的喜悦并不知道还能表述什么。因为如果不是被镜头记录下来,这只是再日常不过的一个工作场景,被沉淀在记忆的一隅。

  脚踩“风火轮”般忙碌

  三代医护人员使命传承

  在张叶琴的照片里,护士长王健是70后,住院医师宗聪聪是90后,两位责任护士鲍爱娜、朱钦分别是80后、90后。一张照片涵盖了院里的三代医护人员。

  “其实在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是很感动的。这些年轻的医生护士,自己的父母还没有到需要护理的年纪,而他们选择了这个岗位,用自己的青春践行了救死扶伤的承诺,不怕苦不怕累。就像照片里的这一刻,呼叫铃一响就像一声军令,他们拿起设备奔赴一线和死神赛跑。”

  张叶琴直言,很多刚毕业的护士对精神科的工作是有忌惮的,“和一般的护士工作不同,精神科护士可能面临的状况会更多一些,担心和害怕肯定是有的。”老年护理区的病人更是需要细心和耐心,许多病人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时间久了,我们和这些患者、他们的家属之间的关系,也都变得像亲人一样。”

  在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和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精神科、护理科9个病区、650个床位,注册护士约110人左右,临床护士保持在90-100人,疫情更是让原本就紧张的人手捉襟见肘。“有时候真的是恨不得脚下能踩上‘风火轮’。”对于自己的工作,张叶琴这样形容。上世纪90年代从学校毕业后,张叶琴进入了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工作,至今已经31年。从精神科病区到老年护理病区,从青春韶华到即将退休,张叶琴在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

  这名资深护士的一番话或是颇具代表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份工作的感受也在渐渐加深。我们所接触的精神科病人、需要护理的老年病人,都属于病人中的弱势群体。通过我们护士的工作化解疾病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拯救他们的生命,这也让我们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