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运理论 >> 调查报告 >> 正文
上海市中介组织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发布时间:2006-07-12

  一、有关本次调查的说明
  关于中介组织的界定,目前比较一致观点,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法律、法规,或者根据政府委托,遵循独立、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凭借其特有的社会服务功能、沟通功能、公证鉴定功和监督管理等功能,沟通政府与经济主体之间、经济主体与经济主体之间的信息,协调双方利益,为全社会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的社会自律性组织。
  中介组织根据其活动领域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是面向行业,以维护本行业群体利益为目标,又以章程为依据对本行业从业人员实行管理的中介组织,以行业协会为代表;二是面向社会,通过服务取得自身的收益,同时也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的市场中介组织,以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为代表。在我国,行业协会目前大多由行业主管机关主导成立并且挂靠该行业主管机关,人员大多是兼职,协会的自主性不强,基本上是准官员性质。从数量上看,上海市行业协会的目前数量还不多。鉴于上述理由,本报告所称的中介组织主要指的是市场中介。

  上海市中介组织数量庞大,据统计,目前有1.3万家,职工队伍近20万人。这1.3万家中介组织根据服务内容,又可细分为会计师事务所,律师、公证和仲裁机构,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资产与资信评估机构,金融中介,税务中介,人才、劳动力中介,房地产交易中介,信息咨询中介,广告公司,产权交易中介,科技中介,教育中介,体育中介,文化中介,婚姻中介,农业中介,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和商会等20种,它们有的已完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运作,成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负无限责任的合伙制事务所;有的是国有企事业单位;有的是还依靠在政府业务主管部门,能履行一定行政管理权力的国有事业单位。
  本课题是上海市工会系统对全市中介组织的首次调查,是在同时进行的市总工会对全市职工队伍进行200个单位、5000名职工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专题调查。调查采用了发放调查问卷、典型单位调查、个案访谈、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方法。对本次调查所做分析的参照物是同期进行上海市职工队伍状况大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
  二、中介组织职工队伍特点
  1、人员构成。
  (1)年富力强的中年职工居于主体地位,职工年轻化趋势明显。中介组织职工中,36-50岁的占47.6%;35岁以下的占40.2%,超过四成,其中25岁以下的为10.9%;51岁以上为12.2%。在全市职工队伍中,上述数字分别为53.2%、31.6%、7.4%和15.2%。从二者的比较来看,年龄在36-50岁之间的中年职工在各自队伍中的绝对主体地位情况相似,但中介组织中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比例要高出近10个百分点,25岁以下的年轻人比例要高出3.5个百分点。

  (2)传统进入方式是主流,但市场化方式进入正成为趋势。中介组织中,通过“毕业分配”、“调动工作”、“复员转业”等传统方式进入的为53.7%,超过半数,只比全市职工总体水平低4.7%,而“通过人才、劳务市场应聘”这一主要的市场化途径进入的是全市职工队伍的2倍多(15.7%:7.3%),而且我们在个案访谈中发现,中介组织新进入的9名职工,全部是通过社会招聘等市场化途径进入的。可见。市场化进入正成为中介组织职工录用的趋势。
  (3)学历整体水平较高,高学历比重增加较快。中介组织中,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占到了60.5%,比全市总体水平高出了近50个百分点,其中硕士、博士占到了3.4%,是全市总体水平的近3倍,与此同时,初中及其以下学历仅占4.8%,是全市总体水平的1/4,学历水平明显大大高于全市职工队伍总体水平。
  (4)法人代表(经营者)一般由改制发起人担任。各中介组织中一般由业务水平高、协调管理能力强的、并且是改制发起人之一的人担任法人代表(经营者)。如有一个区,现有54家律师事务所的所长,有45个是原来从公安、检察、法院部门转过来的。管理体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法人代表(经营者)负责制,一般都有明确的职权限制。由于机构人员少,民主意识强,基本决策由董事会决定。人员都以从事业务的为重,辅助后勤人员所占比例比较少。

  2、收入情况。
  (1)收入基本与业绩挂钩。组织中,个人的收入大多采取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以工资为辅,主要有根据业绩抽成和按业务收益提成两种分配方式。采取前一种分配方式的在中介组织中为28.2%,采取后一种分配方式的为31%,合起来高达近60%。因为个人收入的水平同个人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分配方式得到职工的认同,认为体现了自身价值自身。
  (2)收入水平高于全市。中介组织职工中,月收入88元以下的为15.2%,比全市职工总体水平低10.2%;1300元以下的为44.5%,低22.3%;1300-3000元的为43.5%,几近半数,高18.3%;3000元以上的为3%,高11.4%,是4倍多。从收入的绝对值来看,中介组织职工明显高于全市职工队伍。
  (3)分化比较明显,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相差悬殊。中介组织职工收入主要分为三段,即801-1300元段,占29.5%;1304-2400元段,占20.5%;2001-3000元段,占21.9%,三者相加占到了71.9%。在中介组织职工中,既有月收入不足500元者(490元以下的占4.1%),也有月收入高达5000元以上者(占1.3%),差别显著。
  (4)职工对自己的收入情况总的来说持接受态度。中介组织职工对自己的收入状况“很满意”与“比较满意”合起来占29.9,“不满意”与“不太满意”合起来占26.4%,认为“一般”的超过半数,从对自己收入的接受情况来看,中介组织要高过全市整体情况。

  3、工作特点。
  (1)工作自主性比较强。中介组织是个开放的系统,每个人需要同外界环境的持续相互作用,与传统经济组织相比,中介组织组织的特点是组织管理相对松散,工作自由度高,个人单兵作战为主,受理业务一般由个人代表机构单独进行,履行机构职权。54.9%的人表示不要每个工作日都到单位上班,但加班比较常见,28.9%的人表示是经常加班的,44.4%的人表示是有时加班的,两者合计达73.3%。
  (2)对职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一般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满意,认为所在行业是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朝阳行业,自己也有发展的空间。有的会计师对朱总理称赞他们是不带薪的经济警察感到非常高兴。调查显示,对所从事的职业“很满意”与“比较满意”合起来占51.7%,而“不满意”与“很不满意”合起来仅占5.4%。
  (3)行业竞争和执业风险压力大,职工自觉终身受教育积极性高。无论是会计师、律师还是房产经纪人,都感到自己所在的行业面临的行业风险和竞争压力很大,特别是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这些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行业,更是面对着国际和国内的两个压力。所以,中介组织的人员都在努力自我充电,接受培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执业的风险也影响着其收入,转制后中介组织人员的执业行业更加谨慎。如上海沪江诚信会计师事务所有12个人有两种以上全国注册执业资格,其中有一人从1994年起到2001年的短短几年里,就通过了五种全国注册执业资格的考试。
  (4)对自己的职业是满意的,但对执业的社会环境不满。一些人认为,现在行政干预和法制环境不完善,我们这些市场经济中运行的行业,有时不能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作。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些有形和无形的框框还在产生作用。比如会计师行业,虽然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脱钩转制了,但业务范围超出原来行政确定的范围仍遇很大阻碍。有些律师认为社会依法治国力度不够,权法交易现象时有发生。
  4、人员的生活方式与价值倾向。
  (1)生活方式与其他职工比较差别不明显。中介组织由于采取的是业绩抽成为主和按业务收益提成的分配方式,业绩的大差异决定了收入的大差异,所以出现了少数的高收入者。但是多数人的收入尚不属于高收入阶层,所以生活方式同全市职工比有差异,没有形成特点。调查中68.9%的人表示进修培训是业余时间的安排的主要内容,日常消费中29.9%选择体现个性、46.3%选择简朴实惠。
  (2)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趋于实际。调查中,33.3%的人选择人生意义是做想做的事,47.6%的人选择是认真做事清白做人。问卷列出“收入”、“闲暇时间”、“社会地位”、“专业水平”、“声望”、“成就感”等6项要素,要求按对个人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47.9%的人认为收入最重要,18.3%的人认为社会地位最重要,16.2%的人认为专业水平最重要,只有2.1%的人认为声望最重要。在对职业社会地位作最高评价中,25.2%的人首选科研人员、16.3%的人首选演员歌星球星、12.2%的人首选私营企业家。

  5、政治态度。
  (1)肯定改革开放,对国家的发展前景有较强的信心。个别访谈的22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充分肯定的,对国家的发展前景有较强的信心。问卷调查中,15.6%的人感到改革使多数人收益,61.2%的人感到改革开放成绩是主要的、但问题不容忽视,两者共达76.8%。对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认为机遇大于挑战的为33.3%,挑战大于机遇的为32.7%。在对社会现状的评价调查中,“很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三者达到了85.0%。17.0%的人对自己今后的前途充满信心,46.3%的人的自己今后的前途有一定信心,两者合计达63.3 %;毫无信心的只占3.4%。
  (2)对社会问题和政治体制关注较高。调查中,有的人对因政治体制改革未到位,而使工作遇到障碍而不满,认为机关依法行政意识差,盼望加快改革步伐。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调查中,42.9%的人最关注反腐败,14.3%的人最关注劳动就业,14.3%的人最关注社会保障,10.9%的人最关注社会稳定。在对最反感的社会现样的调查中,列为第一位是干部以权谋私达57.8%,列为第二位的是贫富悬殊达8.2%。
  (3)政治参与意识不强。中介组织人员是上海职工队伍中市场化意识较强、较早具有市场化意识的群体,然而参与政治的程度低,表现在在入党和发挥党员作用上的态度不十分积极,认为经济对政治的作用越来越大,甚至会影响政治。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比较明显。问卷调查中,有一个关于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了解情况,能够正确表述的为36.6%,能说出一点但不完整的为40.8%,听说过但说不出的为18.3%,没听说过的为2.8%。个别访谈中,个别党员说自己是党员,但不关心党的事。有个党支部书记感到单位的年轻人,重业务的比较多,对政治不是很关心,没有迫切要求入党的人,问卷调查中也表现出来。

  6、对工会的认识和态度。
  (1)对工会的评价不高。由于中介组织中的大部分人是来自原来的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虽然36.1%问卷调查者中显示没有工会组织。但在这部分人的访谈调查中,多数人认为我国工会组织的作用不尽发挥,有的认为象党委和政府的一个部门,没有自己的工作特色,可有可无,有的转制后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的人员,对工会的认识比较模糊。
  (2)认为自己是强势群体,不需要工会关心维护。认为自己是强势群体,自我保护能力强,不需要工会关心维护。个别访谈中64.6%的人的对加入工会无所谓,11.6%的人不想加入,只有19.7%的人有很迫切入会愿望。他们对工会工作的关心程度也不高。
  总的来看,上海中介组织职工队伍个性特征还不十分明显,与全市职工队伍的共性很多,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大多由原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其下属单位转制而来,原来的烙印比较深,另一方面是由于上海中介组织兴起与发展的时间还不长,市场的锤炼还不多,对职工群体的个性塑造力度还不够。但是,由于中介组织职工是上海市职工队伍中最早投入市场经济大潮之中、投入程度最深的群体,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虽然还不十分明显,但也已经初现端倪。这种个性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意识与行为的市场化取向。在目前阶段,这种取向还主要表现为一种趋向。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功利化倾向趋于明显。
  关于功利化意识的问题,本次调查中没有设置专门的项目来了解,但在他们对一些相关问题的回答上仍然可以较为明显地看到这种倾向。集中表现在对待人生的态度上,中介组织职工持“实现个人价值”态度的为25.5%,认为“人生价值在于无私奉献”的为7.5%,“人生意义是做想做的事”为33.6%,“没钱人生是苍白人生”为5.6%,全市职工分别为16.7%、20.5%和5.6%。
  虽然功利意识增强是市场经济中个体意识变化的一种必然倾向,但对于习惯了集体意识、奉献意识宣传且长期处于此种环境之下公众来说,功利意识增强是值得警惕的信号,因为它意味着对过去所长期奉行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否定,冲击着社会的思想秩序。在社会转型时期,中介组织职工功利化意识的凸现将导致这一群体对社会其他群体的诱导、示范作用与社会对他们的负面评价共存局面的出现。
  2、对与职工密切相关的传统组织的归属感开始弱化。
  过去工会、企业党政部门是与职工联系最为紧密的部门,职工有了什么问题,也总是最先找这些部门,对这些部门的信任度比较高。但在中介组织中,这一状况正在改变。例如,在对待工会活动的态度上,“积极参加”与“有时参加”合计为56.6%,而全市职工总体水平为90.6%;在对工会工作的关心程度上,“很关心”、“比较关心”合计为33.5%,“不大关心”与“不关心”合计为35%,全市职工则分别为63.1%和17.4%;在加入工会的愿望方面,“很迫切”为20.6%,“无所谓”和“不想加入”合计为79.5%,全市职工分别为49.5%和47.3%。从中介组织的工作性质来看,它们以提供服务为主,这种服务靠个人的力量就能完成,不需要大工业生产条件下以分工协作为特征的团队存在。由工作性质所决定,中介组织职工在工作形式上基本以单兵作战为主,根据授权独立处理权责范围内的事情并承担责任。内容与形式上的特点在客观上塑造了中介组织职工的独立性。

  3、对政治较为关注但参与政治生活不积极。
  中介组织职工对政治较为关注,但是对政治的高关注度并没有转化为高参与度。我们以中介组织职工的党派归属意识来说明这一点。调查表明,中介组织职工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为23.6%,但调查反映,这些党员不大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有名党员从国有企业跳槽进入一证券交易所,党组织转移证明在口袋里放了2年多。在加入党派的意愿方面,中介组织职工有“争取加入共产党”意愿的只占19%,“争取加入民主党派”的只占7%,而不准备加入任何党派和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加入任何党派的合起来占到78.3%。这种高关注与低参与并存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介组织职工对待政治生活的一种趋势。理由在于,中介组织的业务活动与政策紧密相关,因而其职工自觉不自觉地要关心政治,但一方面参与政治不是他们的目的,另一方面现有体制为他们提供的参与渠道不畅,从而使得他们的参与度不高,参与意识不强。
  4、对中介组织和中介职业的认识与认同还不是十分清晰。
  集中反映在虽然中介组织职工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职业满意与比较满意的为51.7%,但反映一般的也占到了42.2%,而且在回答别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时,认为“受羡慕”的只占23.9%,“说不清”占到了55.6%,“表面敬重实际轻蔑”也占到了6.3%(主要是房产一类的中介)。这说明中介组织职工对中介组织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所从事职业的前景的认识还不是十分充分。这种认识上的不到位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大多以计划的方式进入到中介组织之中,自身在能力与对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的宏观把握上有相当程度的欠缺。客观上中介组织兴起与发展处于初期阶段所造成的种种局限性也是原因之一,但不论何种原因,这种认识上的不到位都将影响到中介组织的发展。

  四、对策与建议
  1、要尽快为中介组织发展的健康、有序和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和润滑剂。随着上海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上海中介组织在近期内必将有一个快速发展壮大的过程,在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将愈益重要,因此,尽快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要求我们一是要大力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规范中介组织的发展,使中介组织的发展服从、服务于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二是要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通过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使中介组织运作处于良性有序的轨道之上,合法经营,诚信自律,更好地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真正承担起市场主体间的桥梁和纽带责任。三是要加强舆论引导,使中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中具有和其他行业、其他职业一样的声誉与地位,消除影响中介组织和中介职业发展的不好的舆论环境。
  2、积极开展中介组织党建工作。
  中介组织中党员比例不高,有入党意愿的职工比例更低,特别是新进入中介组织中的年轻职工入党的意愿几乎没有,这对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执政基础来说是个不小的问题。中介组织中党组织的建立与运作情况目前也不是很理想,空白点很大。因此,加强中介组织中党建工作在目前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

  加强中介组织中的党建工作目的,是要体现党对中介组织的政治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组织的阵地。首先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将支部建立在每一个中介组织中,从而为党在这些组织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打下组织基础。其次是要加强对中介组织中现有党员的管理与教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还要加强在中介组织中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将中介组织职工队伍中的先进分子纳入到党组织中,不断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
  2、为中介组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反映意见与意愿提供畅通的渠道,使其完全融合进现有体制之中。
  中介组织职工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职工群体,今后也将保持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特性,能量很大,能力很高,是职工队伍中的佼佼者。上海现在有一支近20万人的中介组织职工队伍,但是,这支队伍目前在很大程度上游离于现有政治体制之外,这不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有碍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提供畅通的渠道将其整合进现有体制之内。参与渠道的建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各级政府同中介组织的正式联系制度与机制,加强各级政府同中介组织的联系与沟通,使中介组织职工可以通过这种制度化的机制了解政府的活动与要求,及时向政府反映自己的意愿与要求。二是在继续大力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的同时,继续推进职工由“单位人”到“社会人”转变的进程,从而使中介组织职工在实现社会化后能在社区以公民的身份通过选举和其他正常的参与渠道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当中。

  4、大力加强工会等群众团体工作。
  加强对中介组织职工队伍的团结、组织工作,开展政治教育和政治动员,培养其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性,都需要一定的组织载体,而中介组织一无上级行政主管单位,二来不少中介组织中没有党组织等传统开展政治教育和政治动员的组织,党组织无法承担起中介组织中的上述职能,必须借助其他的力量。工会等群众团体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桥梁和纽带,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工会,在凡是有职工地方,都可以方便地依法建立自己的组织,并利用自己的组织体系非常容易地渗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承担起团结、组织和动员职工的任务。
  中介组织工会工作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建会,二是搞好运作。建会方面,由于中介组织是无上级行政主管组织,单个组织的规模又不是很大,因此,加强与行业协会的沟通,形成合力推进建会是有效途径。行业协会对所属行业从业人员实行管理,行业领导对工会的认识如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一行业工会的组建工作,因此,市总工会要主动加强与市的行业协会之间的联系,正确界定行业协会和工会组织之间相互关系,争取他们的了解与支持,形成合力推进工会组建。在工会的组织体制上,要形成适应不同特点的工会组织管理体制。

  目前上海的中介组织一般是两种管理形式,一种是市行业协会直接管理到每个中介组织,比如会计师事务所;另一种是市行业协会一般不直接管理到每个中介组织,而是由有关部门管理到中介组织,区有关部门履行的是指导服务功能。为此,建议工会组织的管理关系也应适应这个体制,根据不同的情况,建立市行业协会工会,领导和管理其直接管理的中介组织基层工会;区有关部门履行的是指导服务功能中介组织,可以在区这个层面建联合工会,接受区总工会的领导。
  怎样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和中介组织的特点的工会工作机制,是摆在各级工会特别是市总工会和区(县)总工会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已经建立了工会组织的一些中介组织工会这两年虽做了一点探索,但是还没有脱离传统工会工作的路子。迫切需要增强工会工作者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指导服务,加大探索研究,尽快帮助形成适应中介组织的特点的工会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