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工运理论 >> 调查报告 >> 正文
上海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的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06-07-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中,在由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中,在进入新世纪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奋斗过程中,上海职工队伍发生了巨大变化,职工队伍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体现了上海发展的历史进程和时代特点。2002年进行的上海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统计资料,充分反映了上海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原来职工队伍成员高度同质性被打破,高度均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高度统一封闭的社会环境被打破,职工队伍内部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了不同利益群体。这是经济体制转轨的结果,是社会结构转型的内容。正确认识职工队伍内部结构的变化,正确处理各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职工群众积极性,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新时期坚持执政为民面临的新课题,也是工会更好地围绕大局,实现维护职工整体利益和具体利益相统一而面临的新挑战。

  

  一、研究上海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的基本理论问题。

  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分析正确认识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来完成新世纪面临的重任,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1、研究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的重要意义。

  (1)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工人阶级是党的阶级基础,是我国社会的领导阶级和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千千万万具体的职工群众,都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同时职工又是城市劳动者的主体部分,体现了广泛的群众性。因此,正确认识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有针对性地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体现了巩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群众基础的统一。

  (2)加强职工队伍建设,保持发展整体先进性。上海职工队伍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保持和发展队伍的整体先进性,必须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同时要努力优化内部结构,大力发展职工队伍中与先进生产力紧密联系的那些部分,改善提高与先进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那些部分。这建筑在正确认识、正确分析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基础上。

  (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和谐共处局面。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职工队伍所有成员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和骨干力量,他们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决定性的意义。要充分调动职工队伍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必须正确认识职工队伍内部结构的变化,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以达到职工内部所有成员和谐共处和积极性充分发挥的目的。

  (4)正确处理内部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必然带来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形成不同利益群体,这是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特点。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做好不同群体的利益协调和整合工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正确认识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协调整合好职工内部不同群体利益关系,是当前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最主要问题之一,也是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的最主要问题之一。

  (5)推进工会工作发展,适应维护职工权益需要。职工内部不同利益群体形成是客观现实,工会作为职工群众利益代表者维护者,必须努力实现代表维护职工群众整体利益与代表维护不同群体具体利益的统一,了解不同群体的要求呼声,做好利益协调和整合工作,是工会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职工群众支持拥护的基本要求,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工会自身改革的要求。正确认识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协调好职工内部的利益矛盾,也是新形势下工会更好地担当起代表、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重任,加强职工队伍的团结,加强职工队伍的建设,有针对性、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前提。

  

  2、研究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的基本观点。

  (1)市场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形成职工内部不同利益群体,使职工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是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承认不同主体利益的差异性和自主性,使职工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形成不同利益群体,这是社会转型不可避免的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是历史的进步。这有助于形成全社会有效的激励和竞争,促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为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

  (2)职工队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体现了共同的根本利益,职工队伍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都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决定了职工队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节。不同群体都有着共同的政治主张:通过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起着领导作用;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共同的经济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只是从事的职业不同和具体收入不同而已,也正因为有这种差异,才有了竞争和活力。

  (3)不同群体的职工在经济上有差别,在政治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可或缺的部分。职工内部群体变化并不影响职工队伍的先进性和主力军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职工群体在经济上存在差别,甚至在收入上差别相当大,但这些差别并不应该影响到他们的政治地位,影响到他们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地位,影响到他们是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不可或缺部分的地位。内部结构变化没有改变职工队伍的基本属性。因此,形成不同利益群体并没有改变上海职工队伍的先进性和在上海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的主力军地位。职工队伍的先进性随着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在不断升华和发展,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和越来越高的层次上不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4)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带来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深刻而长远的社会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有积极进步的一面,但不可避免地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职工队伍内部矛盾,增大了离散倾向,削弱了整体性和凝聚力,这对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新时期加强职工队伍的团结和统一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完成工人阶级崇高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课题。

  (5)面对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变化的客观现实,工会必须在代表、维护好整体利益的同时,代表、维护、协调、整合好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当前特别要关注和帮助职工队伍中的困难群体。

  工会是最广泛的职工群众组织。不同群体职工是在统一的工会组织之中。因此工会必须代表、维护好职工队伍的整体利益,同时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又必须代表、维护和协调、整合好不同群体的具体利益。这是工会围绕大局开展工作的基本任务。目前工会更需要关注职工队伍中的困难群体,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克服改革进程中的暂时困难。这是工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义不容辞的职责。

  3、职工队伍内部划分群体的依据。

  职工队伍内部结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划分,如年龄、文化、技术、产业、行业、所有制、职业等等。如何准确反映出职工队伍内部变化的本质和特点,是确定划分标准的根本依据。在长期计划经济年代,职工队伍内部具有较强的同质性,从政治和社会地位上看,可分成干部和工人两大部分,这也是计划经济条件下难以逾越的身份鸿沟。改革开放以来,政治身份逐渐淡化,以经济活力为标志的单位所有制成为观察职工队伍内部结构主要途径。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形势下,在职工队伍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再沿用政治身份和单位所有制标准,显然已经不合时宜,必须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指出,作为过程的或流动状态的劳动,由三部分支出构成。一是体能性支出,取决于劳动者的体力大小和健康状况;二是智能性支出,取决于不同劳动者的智能消耗,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三是情能性支出,即在同样的体力和智力素质的情况下,不同的劳动者由于对工作的热爱与否、专心与否,也会产生不同的劳动支出状态。马克思对劳动内涵的分析,对作为过程的或流动的劳动特点的分析,揭示了劳动的本质,带有普遍规律性,是符合现代劳动实际情况的,对于我们今天分析职工内部不同群体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认为,把劳动的特点作为分析职工不同群体的基本标准是符合当前职工队伍实际情况的,也是符合时代特点的。

  基本标准是劳动特点。职工都是劳动者,劳动是共同的基本特征,只不过分工不同,因此劳动的特点可以作为分析职工不同群体的基本标准,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劳动能力、劳动形态、劳动成果以及劳动关系等的特点来区分职工的不同群体。

  劳动能力体现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在正常情况下,一般是由劳动能力决定劳动形态和劳动成果的。在劳动能力中,知识和技术技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当前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的情况下,劳动者占有知识和技术技能量越大,层次越高,劳动能力就越大,劳动贡献也会越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术技能成为劳动能力高低的基本标志。

  劳动形态是劳动能力的外在的、物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劳动能力得以具体实现的必要途径。一般可以分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能劳动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体能劳动。但是在劳动力大量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有时劳动形态也不能完全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

  劳动成果是劳动者对社会作出的具体贡献,是衡量劳动作用大小的最终标准,也是检验劳动能力的最终标准。劳动成果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提供各种劳务服务,也包括精神文化产品。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劳动与生产资料结合的前提条件,也是劳动者进行劳动获得报酬的前提条件。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劳动关系情况十分复杂,而劳动关系特点往往就决定了劳动者的利益特点。不同群体在劳动关系中的不同地位,也体现出不同群体的利益特点。

  同一群体必然有共同的利益特点,包括共同的境遇地位、共同的利害关系、共同的追求目标等。不同群体必然存在着利益差别和矛盾。

  

  二、职工队伍内部群体的具体划分:

  按照上述职工队伍群体划分的基本标准,我们认为当前上海职工队伍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大群体,具体为10个亚群体。

  

  1、工人群体。

  这个群体的劳动能力以体能为主,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智能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还是以体能劳动为主;劳动形态为主要从事以体力为主的物质生产、辅助生产和一般服务,包括各种机器的操作;劳动成果主要是具体的生产产品和一般服务成果;在劳动关系中,国家用工转为单位用工后受雇于企事业单位,在当前一般劳动力严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往往呈现出弱者的地位。这个群体大致分直接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商业营业人员以及其他提供一般服务的工作人员。这个群体是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主体部分,传统上就是我们党的阶级基础的中坚和骨干力量,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在改革开放时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同时承担了经济和社会转型的主要成本,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面临知识经济,这个群体正走向体能劳动与智能劳动相结合的道路,且逐步向智能劳动转化。

  具体可以分以下亚群体:

  (1)传统产业工人。这个亚群体是从事大机器生产方式、以体能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主要分布在纺织、轻工、机电等工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交通运输等行业。历史上这个亚群体就是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主力军,承担改革成本作出的牺牲也最大,目前下岗分流等暂时困难也比较集中在这个亚群体。

  传统产业工人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培训,观念得到转变,自身素质得到提高。这个亚群体虽然规模逐步缩小,但素质在提高升华,内涵在不断丰富,包括掌握了相当科学技术知识的智能型工人。据统计,目前上海约有传统产业工人60万左右(2),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11%(1)。

  (2)商业服务人员。这个亚群体是指在流通和服务领域中以体能劳动为主的劳动者。他们对于繁荣上海城市经济、展示上海城市文明起着桥梁和窗口作用。他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上海职工和市民的文明程度。“浓厚的都市气息”是这个亚群体的显著特征。近年来,这个亚群体的数量随着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导向而迅速扩张,这正符合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和客观要求。据统计,2001年本市商业服务人员约为120万,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22%(3)。

  (3)新兴产业工人。这是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发展导向、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定位为发展要求、以高新技术为主要发展标志的一些新兴产业的工人,包括一部分高科技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工人,如IT、汽车、航天等产业的工人。这个亚群体与传统产业工人有明显差别,知识化程度较高,技术密集,劳动效率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贡献率大。这个亚群体是上海智能型工人的代表,体现了上海职工队伍发展的方向。今后该亚群体从人数上和作用上都可能要取代第一个亚群体的地位,成为上海职工队伍的主体部分和代表力量。据市科委、市统计局、市信息办等部门的统计表明,2001年上海新兴产业工人已达40万左右,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7 %(4)。

  

  2、管理者群体。

  这个群体在劳动能力方面有较高较广的知识和较强管理能力;劳动形态是以智能劳动即较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主从事各种管理劳动,掌握并运用一定权力,从事社会、公共事务或企事业单位管理;劳动成果体现在被管理的系统的管理效能上,即能够高效、有序、健康、持续的发展上;在劳动关系方面,群体中的公务员受国家聘用,企业经营者往往是劳动关系中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强者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一般管理人员相对地位较弱一点。这个群体的综合素质较高,劳动收益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且较稳定。该群体主要包括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包括群众团体)工作人员、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经营者和管理者。

  随着上海城市建设、管理和社会综合事务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以及上海“四个中心”地位的进一步确立,这个群体所承担的责任将越来越突出。

  具体可以分以下亚群体。

  (4)公务员。公务员即国家公职人员,包括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一些担负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团体人员。公务员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制订者和组织实施者,他们的劳动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他们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本市公务员队伍总体素质比较高,大部分是在原有干部体制下选拔产生的,还有一部分是近年来通过人才市场公开招聘的。据市人事局提供资料表明,2001年本市共有各级公务员约9.1万,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2%(5)。

  (5)经营者与高层管理人员(不包括私营企业主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负责人)。这个亚群体是指负责经营管理的劳动者,包括相当一部分市场化运作的事业单位的负责人,以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其中大部份人员是原有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经上级主管部门任命聘用,少数人员则从国内外职业经营管理队伍中产生,是当前经理人才市场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人物。这个亚群体总体素质较高,文化程度较高,接受新观念、新知识的能力较强。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本市约有此类人员共30万左右,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6%(6)。

  (6)企事业一般管理人员。这是在企事业单位中从事非专业技术的一般管理和事务性工作的劳动者,包括一般管理干部、职员和办事员。这个亚群体的分布极其广泛,是企事业单位具体事务的管理者和操作者。他们的劳动方式、劳动内容、劳动报酬及贡献和作用等都极具单位个性。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本市约有此类人员共90万左右,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16%(7)。

  

  3、专业技术人员群体。

  这个群体的劳动能力是较高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劳动形态是从事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知识、技术、文化、艺术的传播与再生产;劳动成果体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劳动关系方面这个群体处于紧缺地位,尤其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更是紧缺,同时群体中有一部分离开单位成为自由职业者,成为新的社会成员。这是一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重要、最有作为的群体,是职工队伍中最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个重要部分。他们的作用还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体现。

  具体可分以下亚群体:

  (7)科学技术、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个亚群体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其与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联系最为紧密,他们的智能劳动直接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目前本市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来分析,这个亚群体仍处于紧缺状态,今后几年其数量将疾速递增,同时内部的层次结构和门类结构也将不断提高和优化。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市共有此类人员约44万左右,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8%(8)。

  (8)教育文化卫生领域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个亚群体从事教书育人、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创造性劳动,他们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综合素质的普遍提高,他们的作用和地位必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全市共有此类人员约30万左右,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6%(9)。

  (9)现代服务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个亚群体主要从事咨询、中介等现代服务的创造性劳动,包括金融、咨询、旅游等新兴服务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律师、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等中介机构人员,以及一些有相当专业技术知识的市场经纪人。这是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知识经济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崭露头角、迅速壮大、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一个特殊的职工群体。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即知识、技术、信息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和联系。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01年本市约有此类人员10万左右,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2%(10)。

  

  4、特殊亚群体

  (10)此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亚群体,包括离岗、协保、失业等人员。这些都是没有或暂时离开劳动岗位的劳动者。这个亚群体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技能单一,年龄偏大,岗位竞争能力弱,收入低且不稳定,就业与保障问题相当突出。统计资料表明,2001年离岗、协保人员共达98万,约占整个上海职工队伍总数的18%(11)。此外还有失业人员26万。

  除了以上10个亚群体以外,还有一部分人必须引起特殊的关注,就是外来民工。传统上这部分人不列入上海职工队伍范围,但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份人员已与本市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包括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在沪劳动时间已较长,工作相对较稳定,对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我国已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应该率先于全国引用WTO规则体系中关于劳动力市场跨地域竞争性流动的有关规则,外来民工必将逐步进入上海职工队伍。

  外来民工最显著的特征是:在上海的工作岗位大多偏向苦脏累,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收入比较低,弱者地位更加凸现。他们经受城市文明的洗礼,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趋向城市化,大多数人将不再返回农村,争取作为新的移民定居上海。

  外来民工在对上海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劳动关系、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劳动关系的弱者地位突出,收入与劳动付出(劳动时间及劳动强度等)相比明显偏低,加班工资难以兑现,基本没有列入本市社会保障范围,劳动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劳动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子女入学、就业等矛盾突出。

  据市劳动局、市统计局统计数据表明,本市外来人员迅速增加,至2001年底本市登记的外来人员已达380多万,其中属于经济活动人口有280多万,他们当中与上海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时间较长、工作相对稳定的大约有100万左右。

  

  三、职工队伍内部群体变化的流向特点、原因和影响。

  1、职工队伍内部群体结构变化的流向特点。

  (1)与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相适应,国有集体企业和传统产业职工规模逐步缩小。

  九十年代以来,由于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长期以来作为上海职工队伍主体部分和中坚力量的国有企业和传统产业职工开始了历史性的分流和重组。具有悠久历史的纺织、机电、轻工、化工等工业制造业规模逐步缩小,职工队伍总量明显减少。

  表一:上海制造、建筑、交通运输业职工人数(资料来源:《上海统计年鉴》)

  

  1990

  1995

  1997

  2000

  2001

  制造业职工(万)

  占从业人员比例(%)

  274.57

  231.49

  189.21

  168.82

  158.93

  35.80

  29.15

  22.33

  20.38

  21.13

  建筑业职工(万)

  占从业人员比例(%)

  27.28

  23.46

  21.02

  18.04

  16.34

  3.56

  2.95

  2.48

  2.18

  2.17

  交通运输业职工(万)

  占从业人员比例(%)

  29.76

  30.18

  28.58

  25.94

  24.89

  3.88

  3.80

  3.37

  3.13

  3.31

  这个趋势的流向特点,一是流动规模大,流动速度快,从1991年底至2001年底的10年里,国有单位工业职工数从208.99万减少到43.93万。二是所有制分布结构发生变化,国有集体企业职工向外商和私营等企业聚集,向股份合作制和多元投资的企业转移,也有部分职工成为?